close
下一張(熱鍵:c) 
十三行博物館的入口,「行」的音是讀「行業」的行哦!

十三行博物館的介紹,我會在最下面貼文介紹,先來介紹我今天和老公一日遊的紀錄吧!
跟老公說了好久想要他帶我出去走一走,因為他實在太忙了,很想有一個機會可以跟他去一些別的地方走走。終於清明節連假,他有一點時間可以休息,於是他就提議帶我去八里走走。到八里我就想到十三行博物館啦!我們都沒去過,一向對古文明、古蹟、古董很有興趣的我早就久聞其名,今天終於可以去參觀囉!

※十三行博物館的外觀:
下一張(熱鍵:c) 
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很有特色,不對稱、傾斜的風格很對我的味(我就是喜歡不對稱中的和諧,哈!)

※參觀博物館:
先大家說,參觀要入場券哦!不過是縣立的博物館,入場券並不貴,全票100,優待票70。
來看看裡面的照片吧!有很多哦!慢慢看~

※排灣圖紋故事特展:
下一張(熱鍵:c) 
彷排灣族的石板屋。
由於現在十三行裡面正在展出「排灣圖紋故事特展」,裡面有很大量排灣族的介紹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排灣族各村的圖像以及展區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
下一張(熱鍵:c) 
排灣族早期的生活用品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連雕像都咬著煙斗(笑)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巫具袋,早期的排灣族很仰賴巫師、巫術,巫具專用的袋也做得很精巧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
打獵器具,刀和火藥盒
下一張(熱鍵:c) 

※十三行遺址文物&搶救現況還原
回上一層(熱鍵:b) 
裡面展出澳洲藝術家的塑膠凸板畫,作品描述的都是原住民的故事。

下一張(熱鍵:c) 
這面牆是從遺址的井,將地層整片剝下,讓大家看看遺蹟岩層的沈積情況。這些沈積物可是考古學家的重要線索呢!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 
這裡面的人我第一眼看到以為是真人,還嚇一跳(做的真像)。這是將遺跡挖掘的情況還原~~
下一張(熱鍵:c) 
出土的陶器。
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
十三行遺址當初是經過許多人士才保留下現址,本來八里污水場要建時,會破壞到遺跡址,經由專業人士努力多年才得以搶救部分珍貴、無價的遺跡,但其他部分遺址則被八里污水場所覆蓋。
這些作品還原當時搶救的現況~~
下一張(熱鍵:c) 
介紹十三行人的生活
下一張(熱鍵:c) 

※十三行人的陶器有很豐富的圖紋,以下介紹陶器上的紋路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

※館內的階梯與玻璃幃幕
下一張(熱鍵:c) 
在館內,這高聳的階梯很引人矚目,這是通往出口的階梯,在參觀的最後我們開始往上走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走到一半往下拍,看得出來嗎?這是挖掘遺址的現場還原區哦!變得那麼小了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邊走階梯,從玻璃幃幕往外拍,拍到陽光廣場的一片綠地,前面的遠方是台北港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下一張(熱鍵:c) 
走到最上面時,地板是透明的,往下看,底下的人變得好小喔(看得到嗎?正中間的小黑點)恐怖哦!恐怖哦~~
下一張(熱鍵:c) 
污水處理場也用心的做了造型,上面的圖騰讓處理場的造型可以和十三行博物館融為一體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從另一邊的階梯往下走是通往出口的方向,往下拍~~前面就是我們剛爬上來的階梯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出口就通到外面了,圍牆是傾斜的,走不久就是直直的樓梯了,好在家,不然一直都是傾斜的建築看久的話會頭暈呢!
下一張(熱鍵:c) 
走到出口後就能看到緊鄰著博物館的階梯,我忘記名字了。這階梯看似會爬得很累,但實際爬上去卻沒想像中的累~~
下一張(熱鍵:c) 
爬上去囉~
下一張(熱鍵:c) 
在上面的木製平台往下拍陽光廣場。
廣場好多人在玩喔!八里騎腳踏車的人超多的(很多租腳踏車的商家),還有人在玩遙控飛機、帶狗狗跑跑,讓我想要下次也帶寶妮、TINY、Qni來玩。
下一張(熱鍵:c) 
陽光廣場另一角,右方前的海,就是淡水河出海口。

這裡逛完,本來先前想要到邊邊看海的老公也累了,於是我們就回家囉!
沿途買了我們剛來時買的很好吃的烤地瓜,因為太好吃了,回程又買了更多吃。這地瓜很小,經老闆娘介紹才知道這是改良品種的「蛋黃地瓜」,難怪地瓜肉比較水,入口即化又很甜,不像一般的地瓜吃太快容易噎到,有機會來的話還要跟她買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十三行博物館簡介(以下介紹摘自十三行博物館網站》: 
《十三行博物館網站請點我》 
十三行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,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,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。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,出土陶器、鐵器、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。經研究得知,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1800~500年前,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,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。

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,仍然是個謎,只是從一些證據看來,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。
至於為什麼將它命名為「十三行遺址」呢?根據考古學習慣,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,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,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,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「十三行莊」。又,相傳在清朝時,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,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,所以大家就將這裡稱做「十三行」,但也有學者主張「十三行」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bo0621 的頭像
    bibo0621

    bibo的窩

    bibo0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